?
?
?
解決茶葉安全問題是促進科學發展的核心要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宗懋先生針對我國目前的茶產業現狀及問題作出詳細敘述。其中,茶葉安全問題是陳院士最關心的核心要點:“中國茶產業可持續發展面臨的問題,第一個是產能過剩,我們的產量和消費量來比較,比例有一點超過平衡。第二就是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第三是環境安全問題,第四是出口和消費過低,今天我主要講的是茶產品的質量安全。當前我們的茶產業發展到這一步,最大的問題就是質量安全安全,如果質量好,我們就沒有問題,如果質量搞得不好,這些產量就要造成積壓了。為什么質量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要,第一是面積達,產量大幅度增長,面積也是大幅度增長,而且現在還在增長。第二就是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有的時候科學水平還沒有到這一步,所以大家還不知道,現在科技水平越來越高了,就發現問題了,這個有問題,那個有問題,發現問題是好事,就是你不發現這個問題,這個飯吃下去對健康有影響,但是你知道了就要采取措施。第三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所以這三個原因就造成了現狀,農產品整個的質量安全,整個食品的質量安全都是非常重要的?!?
神秘的黑茶鼻祖——雅安藏茶
中國黑茶起源自四川雅安藏茶,自古以來與藏民族以及我國西北部蒙、維、回、羌等民族同胞日常生活緊密相關。雅安為西藏及周邊藏民聚居區生產小葉種全發酵磚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又稱黑茶、烏茶、邊茶、邊銷茶、四川南邊茶、四川南路邊茶、大茶、雅茶等。
?
?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秘書長梅宇先生談到黑茶,認為其在國內的發展會繼續持續性發力:“‘十二五’期間,全國的黑茶產業進入了明顯的增長期。云南、湖南、湖北,四川輪番發力,產業量年均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產值方面,“十二五”期間,全國黑茶產業年均增幅10%左右,特別是2015年仍保持了10%到15%的增幅。銷售市場,內銷增幅明顯。邊銷茶具有“內地生產、邊疆消費,漢族生產、少數民族消費”的特點,所以搞好邊銷茶的生產供應,黨和國家一直高度重視邊銷茶,以前將其視為政治茶,政府出臺了很多政策,我們的協會也開展了大量的工作,目前的產銷是穩定的,也能滿足生產需要。全國邊銷茶現有年產能力在10萬噸,十幾年產量在7到8萬噸,年消費量穩定在5到6萬噸?!?/span>
民族同胞有“寧可三日無糧、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的深切感悟和體會。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吸引著眾多專家學者的深入研究,包含在藏茶中的文化、成分、養生功效也在近年逐漸被拉開了神秘的面紗?,F代醫學研究表明:通過特殊工藝持久發酵制作而成的藏茶包含近500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機化合物,約700種香氣化合物,無機物也相當豐富,包括磷、鉀、鎂、硒等不少于15種礦物質。
?
?
遭受市場沖擊后的尷尬地位
藏茶是中國黑茶的鼻祖,始于四川雅安,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隨著茶與健康研究的深入,藏茶許多不為人知的功效已被發現。
由于受到市場沖擊加之藏茶推廣力度小的影響,許多消費者對藏茶的了解不如從前。曾經興盛一時的藏茶如今卻面對發展困境。受傳統國人飲茶習慣等方面的影響,藏茶仍占據市場中的較小份額,藏茶經營仍然堪憂。
?
面臨這種情況,本次高峰論壇特別針對雅安藏茶的生產安全、科技創新、精細加工、產銷動態、歷史文化和轉型升級等熱點、難點作為核心議題。期間各專家學者分別就自己的觀點展開熱烈的討論,其中不乏從安全質量、加工生產、歷史文化等全方位的精彩觀點。
針對黑茶的科學發展,國內知名專家陳棟研究員表示:“我最困惑的是什么問題呢,黑茶類很新鮮的茶又有什么不同,經常張冠李戴,拿新鮮茶的價值套在黑茶類里面去。第二個問題就是市場里面用新茶充老茶,一個是說準、研究準了、解說準了、宣傳準了他的黑茶類的價值到底有什么不同,這個價值有沒有科學依據,然后政府、企業、各種平臺同聲同氣的去宣傳好它,對引導消費非常重要。有了好的價值還不行,困惑就是怎么兌現黑茶類的價值。單靠一個企業不行,必須有平臺,必須還有配套的措施?!笨梢姛o論是從茶葉安全角度還是經營模式上看,都需要與茶各方的共同努力才得以發展。
?
?
藏茶論壇作為第二屆大華國際茶文化節的重要環節,吸引到了各地茶友的密切關注。據了解,本屆茶文化節將持續到本月底,期間將包含更多以藏茶為主題的相關活動。
【 大華國際 續寫做大做強川茶傳奇 ——大華國際茶城打造“放心茶到大華”惠民工程紀實報道 】 2014年,四川省政府發布《關于加快川茶產業轉型升級建設茶葉強省的意見》(川府發〔2014〕1號,以下簡稱1號文件),明確提出“重振川茶雄風、打造千億產業”的戰略目標,“要把我省建成國內外知名的茶葉生產、加工和貿易、文化基地?!贝笕A國際茶城積極響應1號文件精神, ...
2016-09-1010月19日下午,西南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孫前,副主任張晶、劉昌明,陳書謙一行四人在河南省茶葉商會會長姬霞敏幫助下驅車220公里專程來到位于河南王屋山下濟河之源——濟源市拜謁“七碗茶歌詩”作者唐代盧仝。一行人在濟源市得到了當地最頂級的盧仝專家李菊月老師和盧氏后裔的盛情宴待。 孫前一行人在李菊月老師和盧氏后裔的帶領下首先來到盧仝之墓進行拜謁。下車后 ...
2016-10-24